如何评价索尼 Xperia Z3 Compact 手机

本站原创 2025-07-02 19:45:06

青疏号将带大家认识z3compact,并将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告诉大家,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减轻一些烦恼。

如何评价索尼 Xperia Z3 Compact 手机

2014年9月3日索尼发布了了型号为Xperia Z3 Compact。与Z3相比,Z3 Compact尺寸更小,它采用了4.6英寸触控屏,这也迎合了该款机型的名称(Z3 Compact意思是紧凑的Z3)Z3mini的官方名称是Z3 Compact,外形其实就是Z3的缩小版,配备的是4.6寸720p显示屏,机身厚度8.6mm,用户有黑、白、红、绿四种颜色可选。机身外观与前代基本一致,并还提供一个专门的拍照快捷键。

新一代2070万像素1/2.3英寸Exmor™ RS影像传感器,全新25毫米广角“G镜头”,率先支持ISO 12800超高感光度,在低光环境下也可拍摄具备卓越画质的照片

200万像素前置镜头和2070万像素Exmor RS主摄像头,并配备了LED闪光灯,预装Android4.4.4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相比z1mini 屏幕从4.3升到了4.6,但是三围却没多大变化,甚至更薄;

行业领先的超强防水级别(IP65/68),随时随地提供防水、防尘能力

超亮丽、搭载Live Colour LED 和迅锐图像处理引擎的特丽魅彩手机显示屏,带来直观可见的对比度优化,即使在阳光下也可提供更好的显示效果

支持Hi-Res 高解析度音频、数字降噪和DESS HX数字增强技术,提供业界领先的音质体验

智能节电技术,提供长达2天的续航时间

如何评价索尼 Xperia Z3 Compact 手机

外观漂亮而不失大气男女都适合用,

性能毫无疑问是安卓旗舰机的水准,

最重要的是续航能力十分优秀。

三防尤其是防水技术优秀而广为人知。

2070w像素G镜头完全满足日常拍摄,电子防抖更是远胜其他所谓“光学防抖”“物理防抖”镜头的黑科技。

音质方面有Walkman的基础处于手机中上游(虽然比不上VIVO)。

做工也是索尼一贯的长处。

更难得的是,作为Z3的mini版,硬件方面却几乎完全没有缩水,可以说是重新定义了mini版的含义。

个人感觉是接近完美的手机。

要说美中不足的话,性价比不高(不过本来就是旗舰机性价比没什么意义)

系统的美化好像并不太符合某些消费者的审美观被吐槽较多,

啊日货这一点也被吐槽很多就是了。

如何评价索尼 Xperia Z3 Compact 手机

2014年9月3日索尼发布了了型号为Xperia Z3 Compact。与Z3相比,Z3 Compact尺寸更小,它采用了4.6英寸触控屏,这也迎合了该款机型的名称(Z3 Compact意思是紧凑的Z3)Z3mini的官方名称是Z3 Compact,外形其实就是Z3的缩小版,配备的是4.6寸720p显示屏,机身厚度8.6mm,用户有黑、白、红、绿四种颜色可选。机身外观与前代基本一致,并还提供一个专门的拍照快捷键。

新一代2070万像素1/2.3英寸Exmor™ RS影像传感器,全新25毫米广角“G镜头”,率先支持ISO 12800超高感光度,在低光环境下也可拍摄具备卓越画质的照片

200万像素前置镜头和2070万像素Exmor RS主摄像头,并配备了LED闪光灯,预装Android4.4.4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相比z1mini 屏幕从4.3升到了4.6,但是三围却没多大变化,甚至更薄;

行业领先的超强防水级别(IP65/68),随时随地提供防水、防尘能力

超亮丽、搭载Live Colour LED 和迅锐图像处理引擎的特丽魅彩手机显示屏,带来直观可见的对比度优化,即使在阳光下也可提供更好的显示效果

支持Hi-Res 高解析度音频、数字降噪和DESS HX数字增强技术,提供业界领先的音质体验

智能节电技术,提供长达2天的续航时间

如何评价索尼 Xperia Z3 Compact 手机?

依稀还记得老师曾经说过:“被称为大师的电影导演们虽然一般不会再拍出什么更出彩的电影,但至少能做到安全,这个安全就是电影的起承转合都很到位,不会出现太明显的缺点。”

我当时就在想:哦,原来拥有起承转合才能被称为一个完整的故事。

自2013年初,号称“汇索尼精粹”的XperiaZ面世以来,双面玻璃面板、钟表式电源按键、三防特性、简洁不浮夸的外形设计等元素让我对Z系列一直保持着由衷的喜爱。起初,我觉得黑色的镜面最能折射出一种无法言喻的神秘美,所以Z和Z1都选购了黑色版本。可自从以小巧且多彩为卖点的Z1 Compact上市后,心中对色彩的渴望便喷薄而出,仿佛压抑很久的猛兽得以释放。每一代推出的新颜色,那就是我的不二选择。摩登黄Z1 Compact、琥珀金Z3、珊瑚绿Z3 Compact,每一款的颜色都时尚靓丽,且辨识度非常高。

今年四月,索尼在日本低调发布了新旗舰Z4,于六月面向大陆市场将该机的名字改成了Z3+,并加入了移动/联通双4G双卡双待功能,推出了黛丽黑,香槟金,皎月白,涧湖绿四个颜色版本。

起初看到“涧湖绿”这个颜色命名还是有些许疑惑,因为通过网络上的图片来看,似乎更偏向蓝色。直到拿到真机,依然觉得这是个极具争议的颜色,由于光线和角度的不同,都能给你不一样的视觉感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用来形容算是再贴切不过了,所以到底是“青”出于蓝,还是“清”出于蓝

确实是一个很难定下的答案。

但是“涧湖绿”作为一个Z系列前所未有的颜色,选择它必定是毫无疑问的,首先新的配色能给我以不同的感官刺激,这清新的蓝施以浓郁的墨,更有种夏天的意味在里面。其次,只有新的颜色才更能让别人知道我换了新款嘛!在此,也请各位原谅我的虚荣与肤浅。

Xperia Z3+传承了索尼自Xperia Z以来的Omni Balance全平衡设计,每一代都在上一代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调整,追求更为极致的完美。虽然这种传承让不少人已经有了审美疲劳,渐渐地缺少了关注点。但作为一个系列的产品坚持使用下来的用户,看着科技在不断发展,产品在逐步完善,一不小心就投入了自己的感情,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点点地在成长。也许我这样的比喻多少会有些矫情,但如果你真正喜爱过一个品牌,在匆匆岁月里留下过自己追逐的脚步,相信一定能够体会这一种无法言说的心境,像是微微的兴奋,夹杂着隐隐的感动,和岁月浓稠地调和在一起,五味杂陈。

嗯,谁说只有拥有起承转合才能被称为一个完整的故事?

首先,来看看Z3+相对于Z3有了哪些改变和改进:

双面钢化玻璃、圆润的金属边框、钟表式电源键和吊绳孔这些经典的设计元素一个不落下,而机身有了进一步的瘦身,厚度在保持6.9mm,重量也仅有144g,为握持感和单手操作都加分不少。最重要的是如此纤薄的机身,摄像头依然可以做到完全平整,想想那些盲目追求超薄却让摄像头如火疖子一般凸起的手机,不仅让我对索尼的设计功底表示钦佩。

另外Z3+取消了以往设置在机身左侧的磁性吸附式充电接口,且机身上方的3.5mm耳机孔以及下方的USB接口均为裸露式设计,但依然做到IP65/IP68防水防尘,在此,让我向索尼再行一次注目礼!要知道不少Xperia的用户都有在经意或不经意中花样秀防水的爱好!

正因为这样的设计,使得机身更加的简洁。左侧仅剩一个长条状的防水盖,防水盖内有最高支持128G的Micro SD卡槽和支持双Nano SIM卡的一体式卡托。相比大部分手机使用的金属卡槽,这块薄薄一片的塑料卡托显得有些简陋,且取出比较费力,但这也许正是为了保证三防和控制机身体积所做出的让步。另外不支持SIM卡的热插拔让我有些意外,每一次拔取卡槽,手机必须重启才能识别运营商信号。

右侧由上至下分别为电源键、音量键和两段式拍照键,三个按键的位置及力度反馈都比较适中,相机键也对抢拍起到一定的帮助。据本人测试,息屏时按下相机键,大约1秒后可以启动相机进行拍照。

机身上方为左右对称的3.5mm耳机插孔和降噪Mic,下方则是Micro-USB接口及吊绳孔。Z3+金属边框的表面处理工艺相比Z3也有改动,金属质感更强,且在某些角度会泛出微微的香槟色,磨砂的质感使得握持时更增一份踏实感。四角的橡胶色泽也变得略带透明,就像镶嵌了四颗还未被抛光的珍珠。

手指从玻璃划向金属边缘时,可以明显感觉到金属边框比双面玻璃都略高出一些,这样的设计使得平面放置时可以减少对玻璃的磨损,并可以在摔落时减少对玻璃的冲击力。但在单手操作时,手掌内部可以明显感觉到一丝丝搁手。

除了皎月白版本搭配白色面板之外,其它三款颜色版本均搭配了黑色的面板。正面上下对称的双扬声器采用了类似Xperia Z2隐藏在边框内的设计,在黑色面板上更不容易发现扬声器的存在。另外前置摄像头、Led提示灯、Logo也位于面板的屏幕上方。在此还不得不说说Z3+这块屏幕,5.2英寸1080p分辨率保障了足够的细腻度,亮度提升到了700nit,色域也有大大的提升,并且还有X-reality图像处理引擎加持,清晰、自然、鲜活、明亮这些褒奖之词完全可以不吝啬地送给它。

背部设计整体变化不大,依然是居中的SONY、Xperia和NFC的标识以及左上方的摄像头和闪光灯。摄像头的镜头改为使用后面板玻璃直接进行保护,做到不仅平整而且还平滑。如今大部分手机都配备双Led闪光灯甚至是三色温闪光灯的情况下,Z3+的单Led闪光灯无论是在夜间照明或者拍照补光的情况下都显得单薄。

在我的记忆中,在“音质”方面,索尼一直是极具代表性的品牌。Xperia Z3+的解析力表现整体上不错,另外醇音技术、EQ音效、自动优化的加入让不同的用户可根据自我爱好对音效进行调节和设定,基本上可以满足大部分人的日常听音需求。另外Z3+还加入了LDAC蓝牙高解析度音频编码技术,支持最高 990kbps 音频传输,这绝对是无线蓝牙耳机用户的福音。外放方面,双扬声器使得声音更具立体环绕的效果,但整体音量还是偏小,发声不够饱满有一些乏力的感觉。

拍照方面,Z3+沿用了与Z3一样的2070 万像素G镜头。我一直觉得Xperia系列的相机素质非常不错,成片也OK,尤其在夜间成像方面有着绝对性的优势,而且AR效果、趣拍、有声照片等功能的加入,也使其成为手机默认相机应用中玩法最多的品牌。但是整个使用体验真的不是很舒服。界面之繁琐,设置之复杂让普通用户一时间不知无从下手,于是便留下了糟糕的印象。

XperiaZ3+拍照界面:

XperiaZ3+样片:

相信大家对高通骁龙 810这款处理器并不陌生,拜其所赐, Xperia Z3+持续使用相机应用一段时间后,机身后盖NFC标识附近便能感受到明显的发热,尤其是使用“AR效果”后1-2分钟系统便会出现“设备温度过高,相机将临时关闭以冷却”的提示,随后相机便会被强行关闭,待手机降温后才可重新使用相机。如此的表现使得原本就不理想的相机使用体验雪上加霜。好在仅是使用特效拍照和运行大型游戏场景时,易出现高温现象,日常使用时机身温度还是处于可接受范围内。

最后就个人使用经验总结了如何给Z3+降温的三点“小妙招”:1.手动水洗进行人工降温,防水功能此时正好派上用场;2.给手机换上一个冬天的主题,让自己感觉沁凉冰爽;3.放下手机,看着它想着静静!当然这些所谓的“小妙招”只是自己闲时的调侃,没有什么实质上的意义,所有的用户最希望的,当然是高通或者索尼能够尽快推出控制温度改善发热的方案缓解并改善这一系列的问题。

Z3+ 的前置摄像头像素提升至500万,采用了 1/5 型 Exmor R 感光元件,拥有 25mm 广角,实时美妆和眼球磨光功能的加入势必可以讨好不少女性用户。自拍效果确实比之前的Z3有着明显的提升,但夜间成像噪点多涂抹严重的现象依然还是存在。

AR效果自拍

系统方面,Z3+搭载的是Android5.0.2版本,可以看出锁屏界面、下拉菜单以及设置菜单都有原生Android的影子。原生系统的流畅与简洁,再加上骁龙 810 八核处理器、3GB RAM的硬件助力,日常使用过程中基本没有卡顿的现象。

虽说非常贴近原生系统,但索尼依然做了不少的改动及优化。例如下拉菜单快捷方式的顺序支持自定义;多任务界面下方增加了计算器、计时器等常用的小功能;简易屏幕的加入;支持更改或下载安装系统主题;使用手势对通话进行智能控制;可对屏幕操作进行实时直播的“屏幕录制”功能等等。但是作为国行版本,其简陋的应用商店,用户头像频繁莫名的消失,来电归属地等功能的缺失,说明其在本土化功能的完善方面还是有待加强的。

简易主桌面

至于索尼的图标,有人觉得精致简洁,也有人觉得简陋且方圆不一。但我个人觉得选上一些清新文艺或者自然系的壁纸,与手机整体简洁的设计风格和给人清凉又充满生机的涧湖绿色搭配在一起,素净、淡雅与宁静的日系风格搭配完毕。

续航一直是我使用XperiaZ系列以来非常放心的一个方面,Z3+续航的表现算是我意料之中的事儿。电池容量2930 mAh相比Z3的3100mAh有所减少,实际使用中差别并不算大。轻量使用可维持2天,日常使用一天也基本没有问题。

写到这,XperiaZ3+的改变以及个人的使用分享也基本叙述完毕。Z3+在传承经典的同时,在软件优化和硬件升级方面都有青出于蓝的完善,这些改变是显而易见的,也是用户们希望看到的。虽然Z3+依然存在着许多细节方面的不足,但我依然欣赏索尼对精致和极致的追求。

无论是什么样的生物或者生态,当你见证着它的成长时,你会拥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也会时刻关注它的动态,它的成长表现以及它的未来。

在这个过程中,有人选择远离,有人依然驻足其中;有的人失望至极,有的人欣喜若狂。

无论是远离还是驻足,是失望还是快乐,至少,我们都坚持过。这是回忆,更是与生俱来的情感表现。

写给和我一样追逐过Xperia的朋友们!

akgk240s
onemax
相关文章